一是开庭前,要充分做好庭审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庭审能否顺利进行及庭审的效果。因此,要掌握案件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证据,对庭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有所准备,确保庭审的质量。
二是在庭审过程中,除严格执行庭审程序外,还要注意尊重诉讼参与人。特别是在公诉人宣读、出示证据材料时;当事人、代理人及辩护人发表意见时,合议庭成员要认真倾听,不要商议其他事情,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为正确、及时结案,提高案件质量打好基础。
三是无论是在开庭审理、依法调解还是事后答疑的过程中,法官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行为规范。因为,审判人员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肢体动作,当事人都可能当作一种信号,会实实在在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会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必须坚持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司法实践中,程序公正常常超越实体公正的价值,更加受人关注;形象公正也常常超越实体公正的价值,公道正派、行为规范的法官形象更加受人尊重。法官的形象也将直接影响办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