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新闻摘要

务工工资被拖欠?这些证据助你维权!

  发布时间:2025-09-05 09:37:08


    从事建筑、零工等劳务工作,靠汗水换取劳动报酬是许多劳动者的常态。然而,一旦雇主拖延或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往往容易陷入维权困境。近日,台前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的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为广大务工者提供了有益启示——务工过程中,关键证据务必妥善保留!

    一案情回顾

    2025年6月,林某受王某雇佣,在某高速路段工地从事护坡、砌水沟工作,双方约定好了工资总额。工作完成后,王某却以资金不足为由拒绝支付劳动报酬。林某多次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催要,但王某始终未予支付。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林某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利息,并承担诉讼费用。

    二法院调解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认真审阅案件材料,发现原告林某所提供的证据尚不够充分,未能完全证明劳务关系及欠薪事实。为进一步查明案情,法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原告提交了微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及工友证言,以证明其提供劳务、约定工资及催款过程,经法官耐心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及举证责任,并引导双方理性沟通,最终促成当庭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同意一次性付清拖欠的劳务费,纠纷得以解决。

    三法官提醒

    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合法权益必须得到充分保障。许多务工者,尤其是在短期、零散的劳务关系中,常常因熟人介绍、口头约定而忽视证据保存,导致维权时陷入被动。劳务提供者应注意保留以下关键证据:1. 明确身份信息: 尽可能准确记录雇主的全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2. 固定劳务事实:保留能证明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的证据,如工作现场照片、视频、考勤记录、派工单等。3. 约定报酬标准: 最好通过书面合同、结算单等形式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资标准、计算方式和总额。即使是微信、短信等方式约定,也要确保内容清晰完整。4. 留存催讨痕迹: 在雇主拖延支付时,通过微信、短信、电话录音等方式进行催讨,这些记录既能证明欠薪事实,也能作为主张利息的起算依据。5. 寻找人证物证:一同工作的工友是重要证人,其证言对证明劳务关系存在至关重要。

    四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

    温馨提示:广大务工人员在提供劳务前,多一份谨慎,注意留存证据,就能为日后维权打下坚实基础,有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岳国玉    

文章出处:民事审判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