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为丰富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多途径提升干警的能力和素养,激励广大干警忠诚履职、勇担使命,2月20日,台前县人民法院组织全体干警并邀请参加“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集中观看了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
观看前,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孙建峰同志致辞。他希望全体干警在观影时能够立足法院工作实际,思考在审判执行的履职办案中,如何回应和实现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期待,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本次观看的电影名称来源于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影片通过三个案例展现了刑法第二十条背后的“法”与“情”,让公平和正义的主题凸显出来,诠释了正当防卫的精神内核,即“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正当防卫,是贯穿电影《第二十条》叙事始终的关键词。影片由发生在检察官韩明身上的三个故事串联而成。此前一起案件的被告人不服处理结果,认为自己是正当防卫而非故意伤害;儿子为制止校园霸凌打伤了教导主任的儿子,一直拒绝道歉;同事吕玲玲承办的一起故意伤害案存在认定争议,被副检察长更换承办人,指定自己主办……影片展现了韩明的内心成长,也从他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从不敢适用、不愿适用到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维护公平正义的过程。
通过观影活动,干警们表示,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应赋之以温情,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的庇护下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坚守良知与正义,唤醒“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正义之声,才能让不法寸步难行。作为新时代法院干警,要积极关切和回应人民群众朴素的正义期待,注重法理情的融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干警观影感悟:
政治部副主任 王勇
作为司法工作者,我们要捍卫法律的权威,确保法律始终服务与公平正义的目标。无论是司法人员还是普通公民,我们都应积极参与到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要坚定信念,因为正义的事业最终会获得胜利。
孙口人民法庭副庭长 任燕
《第二十条》通过展示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的相关案例,强调了法律不应向不法行为妥协的原则。电影中的案例情节反映了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适用难题和社会现象,如正当防卫难以认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增强公众对法治的信心。
人事科副科长 赵蒙
通过观影,我发现电影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正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管现实中的正义有时显得姗姗来迟,但他终究会出现,这是法治的力量所在。这也激励我们勇敢的站出来保护弱者,支持正义,因为我们知道,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