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河南法制报》刊发台前县人民法院刘传广、孙立行撰写的《寻求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解”》一文,介绍我院“营商环境”建设经验。全文如下:
近年来,台前县法院找准法院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先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健康发展18项措施,持续开展“民商事法官进企业”等活动,为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了法院力量。
一、多元解纷 为企业减轻诉讼负担
面对社会各界复杂、多元的司法需求,台前县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立健全多元解纷机制,不断提升诉源治理服务效能。该院在成立濮阳市首家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和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中心的基础上,联合县工商联成立台前县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解中心,促进调解工作在民营经济领域拓展延伸;联合县总工会等单位成立台前县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构建“法院+工会+人社+司法”劳动关系处理新模式。
2022年8月,台前县某羽绒制品有限公司与浙江的王某因买卖合同纠纷起诉至法院。台前县法院向县工商联发送了诉前调解建议函,由工商联组织商协会相关涉企纠纷调解员进行对接。调解员在法官的指导下,通过微信视频对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成功后,双方通过法院调解平台网上申请司法确认,节省诉讼费4000余元。据悉,从原告起诉到与被告达成和解仅用3天时间。2022年以来,台前县法院成功调解涉企纠纷100余件。
二、送法进企 增强市场主体法律意识
台前县法院针对市场群体矛盾纠纷发案率较多的问题,创新开展“民商 事法官进企业”活动,即依托现有员额法官等专业团队,通过下市场、进商(协)会、开座谈等方式开展普法工作。
2022年,该院法官在进企业过程中,发现濮阳市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因疫情影响,企业效益受损,资金周转困难,货款不能按时支付,面临诉讼危机。台前县法院党组立即召集院“民商事法官进企业”工作专班负责人,研究对策并向濮阳市中级法院汇报。随后,市、县两级法院召开视频会议,专题研讨该公司面临的诉讼困境,最终帮助该公司圆满解决了诉讼问题。
三、 高效执行 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2021年,台前县法院受理了山东某置业有限公司申请执行刘某、张某借款合同纠纷案,涉案标的额2800万元。但被执行人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按照程序,申请人申请拍卖被执行人在山东某公司50%的股权。由于涉案金额特别巨大,该股权两次流拍,案件陷入僵局。执行法官迅速调整执行思路,以股权抵债务方式,促成刘某将享有的李某等人的债权转让给某置业公司,案件顺利执结,实现了企业、股东等多方共赢。近年来,台前县法院牵头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得分排名始终保持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