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温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干警精神文化生活。6月3日下午,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台前县人民法院在党员活动室组织干警举办“我们的节日”“品粽子·话端午”茶话会。
台前县文明委一直十分重视各文明单位“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情况。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项重要的使命。茶话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提起端午节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端午、端阳、重午、重五、天中节、五月节等。聊起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家喻户晓。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还是龙舟竞渡。提起端午习俗,城关法庭干警王如说到,“端午节那天,清早起来一定要吃粽子和绿豆糕,家里老人还会点盘香,挂在屋子里,家家户户要挂艾草、菖蒲,这些能祛病除灾。 ”马楼法庭干警刘芸嘉谈到,“端午也是另外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吃顿团圆饭,过节就是讲个全家和和睦睦。而江南的传统里,还有一项必不可少,就是端午中午要吃“五黄”:黄鳝烧肉、凉拌黄瓜、黄鱼、咸鸭蛋黄、喝雄黄酒。 雄黄酒只能给大人喝,小孩子一般是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个“王”字,并在耳朵后面、胸口涂抹一点。 据说,“吃了‘五黄’就会五毒不侵,四季平安。”
茶话会还聊到端午节除了吃的方面有讲究,在穿的方面也要有端午特色。在这天,人们会将绣上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这“五毒”形象的肚兜给小孩子穿,可以驱“五毒”,防瘟疫。而香包也是在端午节当天给孩子的最佳礼物。“香包里装了雄黄、香草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而一些人家也会挂上钟馗的画像,避邪保安康。
大家分别从端午节由来、端午节风俗、端午节文化内涵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发言,部分干警还互相介绍老家过端午节的奇闻异事。通过此次“我们的节日”“品粽子·话端午”加深了干警们对端午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爱国精神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