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在台前县人民法院审判庭里出现了“家人代言”调解聋哑人离婚案件的一幕,通过法官让“家人代言”的人性化调解安排,确保了聋哑当事人能真实有效的表达其意愿,维护其自身合法诉讼权益。
这起离婚案件的当事人比较特殊,原告张某是聋哑人,而被告方某是一位正常人。聋哑人离婚这对案件承办法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语言交流是障碍,如何了解张某对离婚案件的具体意见,怎么样才能充分保障其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成了摆在法官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审判庭外承办法官了解到原告及其家人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聋哑手语教育,但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原告和家人能够懂得彼此表达的意思且有时会通过纸笔来进行交流。了解到这一情况,法官决定调解时用文字交流为主,家人翻译为辅来了解当事人的真实想法进行调解。
调解时,法官让张某的母亲与张某一起参加调解,让张某母亲成为张某的“代言人”,将张某的意思“翻译”给法官,让法官了解到张某的真实意思。同时法官还特意“书面”征询原告的意见,了解张某对婚姻、女儿抚养等问题的态度,并劝解双方要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婚姻。但原、被告均认为双方已经没有感情并且之前已经提出过离婚法院判决不准予离婚,在此之后双方的感情也没有和好的可能。最后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法官将双方的调解意思以纸质的形式呈现出来,经过双方确定签字捺印。
调解完后,承办法官表示以后对于这种“特殊”的离婚案件,还将通过“短信交流”、“纸上对话”、“外援辅助”等多种方式来做调解工作。在今后的调解工作中,台前县人民法院还将探索出更多人性与温情并存的调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