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河南省台前县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创新工作方法,巧用微信执结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据悉,2017年底,孙某(化名)在陈某(化名)处开走了一辆小型面包车,价值15000元。孙某当日写下了欠据,并答应陈某两天内会全部偿还15000元车款。后孙某仅支付车款1万元,剩余5000元经陈某多次催要未果。陈某遂将孙某诉至台前县人民法院。台前县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判决孙某偿还陈某5000元,并承担本案受理费。
判决生效后孙某拒不履行义务,2018年9月13日,陈某向台前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台前县法院执行干警先是通过电话与被执行人孙某取得联系,但孙某以手里没钱、人在外地也没有时间到法院等理由进行推脱。该院执行干警几次与孙某电话联系均没有取得进展。随后,台前县法院执行干警尝试用电话号码添加被执行人孙某的微信。在通过好友认证后,该院执行干警通过微信向孙某发送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等文书,并传递了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执行进展信息。9月14日,在执行干警的耐心劝说下,孙某通过微信转账5075元,案件得以执结。
此案件在短短两天内快速执结,是台前县法院创新执行模式,全力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一个缩影。台前县法院执行干警巧妙地利用微信这种即时通讯工具将执行咨询、执行受理、执行威慑与法律宣传相结合,既方便了双方当事人,又节省了司法资源,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全程办理案件,提高了执行效率,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