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创新载体,强化措施 提高群众满意率

  发布时间:2010-01-05 10:04:21


    今年来,我院不断创新载体,强化各项措施,使群众满意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近期省委政法委调查通报的我院人民群众满意度达96.43%,在全省158个县(区)中位居第十一名,在全市政法机关排名第二,创历史新高。

    一是着重开展了“调解年”活动。今年来,我院民事案件共结案784件,调撤结案628件,调撤率80.1%。呈现出了案件调撤率高、判决率低,群众满意度增加,辖区群众和谐融洽的现象,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赢得了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1、将调解工作贯穿于审判的各个环节,实现了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相结合,庭前调解和庭后调解相结合,庭上调解和庭下调解相结合。

    2、建立了“四种调解机制”。我院建立了即时调解机制,对于案情简单的案件,即收即调;提速案件审批机制,对于调解结案的,由庭长依法审查,并即时签发和送达调解文书;调解经验交流机制,定期组织调解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调解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对调解案件实行个人自查、审判人员互查、庭长审查、院集中评查,避免违法调解和强制调解。

    3、积极推进调解主体的多元化。我院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和乡村基层组织的优势,积极推进调解主体的多元化,并切实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的衔接,实现“无缝对接”。

    4、创造性地开展民事审判工作。我院立足审判工作实践,总结出了几种提高民事诉讼调解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1)“三心”、“六法”、“八步”调解法齐相辉映,彰显调解功效。“三心”就是法官对当事人拥有热心、关心、和爱心;“六法”就是亲情法、疏导法、推谬法、情理相济法、周援法和换位法;“八步”就是对症下药法、关系沟通法、语言技巧法、换位思考法、互动调解法、案例借用法、开诚布公法、真情感化法。我院在调解时,针对不同的案件采用不同的调解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创设了“冬眠离婚”法,使许多濒临崩溃的家庭破镜重圆。尝试“冬眠离婚”法几年来,我院已有72案试用了“冬眠离婚”,其中63案经调解和好撤诉,和好成功率超过了87%。此举被国内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并得到了市中院、市委政法委以及法学专家的充分肯定。

    二是积极推广马锡五审判方式,认真开展巡回审判。

    1、针对当事人行动不便的赡养、抚养、赔偿、离婚案件;典型的涉农案件;偏远村庄的争议不大、调解结案可能较大的案件等,法官主动走入田间地头、村庄院落进行巡回审理,让群众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最大限度地减少上诉、申诉和上访。

    2、开展“走百村、串千户、访万人”活动,变上访为下访,并把该活动与帮扶、服务企业、平安建设、法制宣传等相结合,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截止11月底,我院共下乡巡回审理各类纠纷210余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780余人次,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

   3、让办案联系点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 。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我院推行了在法庭辖区内较大村庄设置办案联系点的模式,规定法官定期到办案点宣传法治,发放司法便民卡,深入群众家中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涉法问题,排查隐患。拉近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化解了大量处于萌芽状态的农村矛盾纠纷。

    三是继续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打黑除恶、打击假发票犯罪等专项斗争。截至11月10日,我院共受理“两抢一盗”案件63件,审结60件。受理和审结涉黑案件1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首先,我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做到了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的开展。如:我院从快从重分别判处涉黑案件三被告人5年、6年、7年有期徒刑,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法院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其次,通过信息及各种媒体向社会及时报道严打情势,大力营造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的声势,弘扬了正气、震慑了犯罪。

    四是推出裁判文书上网,实行阳光审判。我院首先按照省高院《裁判文书上网实施意见》的规定,将应上网的各类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同时认真研究、积极实践上网裁判文书格式、审批流程、责任追究等环节的具体操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求,确保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平稳发展。其次,严格审批程序。我院对裁判文书上网实行审批制,由主管副院长作为裁判文书上网的审核批准人,加强了对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管理。

   五是继续深化执行工作警务化,有效化解“执行难”。今年来,我院共收执行案件187件,执结178件,执结率95%。

   1、把执行权和执行裁判权进行分离。执行裁判权由法官组成的执行合议庭行使,采取强制措施等具体执行权由法警实施,执行法警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这样以来既发挥了法警队伍具有强制威慑力的作用,又使法官更加专注于审判工作,保证了法官的中立。试行三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狠抓法警的学习训练,提高队伍素质。每周五下午组织政治和业务学习,集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在技能训练方面做到常抓不懈,严格落实训练大纲,并做到“人员、内容、时间、效果”四落实。

   3、从抓装备建设入手,提高保障能力。我院法警大队在物质装备上实现了“四化”配置:1、办公优美化。新办公楼安排了近1000平方的室内训练场和2000平方的室外训练场。2、交通机动化。配备了三菱吉普指挥车、现代轿车、东南得利卡中型囚车各一辆,长安之星面包囚车三辆。3、装备标准化。为每位干警配齐了全套服装和警用械具,购置了安检设施,配备了对讲机,安装了车载台。4、案件微机化。实行了执行工作、警务工作微机化管理,建立了执行和法警工作台帐,执行案件信息录入率100%。

   4、实行了执行程序流程管理。我院将执行案件从立案、分案、送达、合议、出警、采取强制措施、案卷归档全部纳入科学化的流程管理。并实行了未结执行案件通报制度、限期未能执结案件换员制度和执行案件未结原因告知制度,还制定了突发事件、重大疑难案件处置预案,确保案件质量和执行效果。

   5、推出了执行工作人员“十不”、“八公开”。“十不”即:不吃请受礼;不贪赃枉法;不索贿受贿;不主观臆断;不托当事人办私事;不借办案之机拉关系、走后门;不拿国家法律送人情做交易;不做违反组织原则和国家法律之事;不在家中接待当事人;不欺压、侮辱、刁难当事人。“八公开”即:公开收案范围;公开立案标准;公开执行原则;公开执行程序;公开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公开执行方式;公开收费标准和收取办法;公开举报电话。并对上述制度严抓落实,进一步规范了执行行为,防止了干警不廉洁行为的发生,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了法院的良好形象。

    6、推出执行工作“110”便民卡,进一步方便群众执行。向每个申请执行人发放“110”便民卡一张,并承诺:1、全体执行干警手机24小时不关机;2、接到举报,凡属本县辖区内随时出警,并在30分钟内赶赴执行现场。此项举措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既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又提高了执行效率。市委政法委对此做法在全市政法系统要求推广。

责任编辑:兰晓    

文章出处:办公室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