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尊重被告人的人权,减少被告人庭审压力,台前县法院在刑事审判中实施庭审“去标签化”,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同时加强刑事案件庭审保卫工作。
一是把好“案情关”,庭前排查安保隐患。针对刑事被告人危险性大,情绪激动等特点,在每一起案件庭审前,台前县法院法警队都召开案件庭审安保工作专题会议。与审判人员进行充分沟通,详细了解案情,分析案件特点,排查安保隐患,讨论制定《案件庭审保障工作实施细致》,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是把好“安检关”,消除现场安全隐患。做好庭审准备工作。对每一起刑事案件,特别是被告人数多,旁听人数多,矛盾冲突大的案件,把好安检关,做好入庭安检工作。每一位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律师、辩护人和旁听人员都要经过安检方能进入审判庭,进入人员手机必须关机,并由法警统一集中保管,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把好“隔离关”,避免直接冲突。对可能引发冲突的旁听人员和当事人做好庭前释法,并配置充足警力对双方家属进行隔离,避免引发肢体冲突,把庭审安保工作做足、做细,保护庭审现场每一位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四是把好“纪律关”,严肃警务工作纪律。 要求法警在工作期间统一着装,严格遵守庭审纪律,坚守岗位,严禁随意走动;在庭审过程中,密切关注当事人以及旁听人员动态,发现扰乱苗头,及时加以制止,确保庭审安保工作万无一失。
五是把好“业务关”,提高干警综合素质。
一方面,实行“周一大练兵”,组织队员苦练擒拿格斗术和使用警械的能力,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形进行演练,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增强体能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干警集中学习《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知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提升庭审服务能力。
六是把好“硬件关”,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经费投入,按规定配备警用车辆、警用械具及应急装备,提高法警人身安全保障,为做好庭审保卫工作创造坚实的物质装备基础。
截至目前,已开展“去标签化”庭审8次,彰显人性化的庭审保卫工作收到当事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也提升了法院的队伍形象。